郑直,女,汉族,硕士研究生,2011年7月参加工作,2016年7月被四平市委组织部录取为四平市第一批硕博人员,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作,2018年5月调往局行政审批办退休组工作至今,2021年3月,被市政务服务大厅评为第一季度“优质服务示范岗”。郑直同志在人社服务一线默默无闻地工作5年时间,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,主要得益于她把为人民服务理念根植于心底,用感恩激发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。
视优质服务为生命,把人民群众当亲人。退休审批接待的都是即将退休的老人和已经退休的老人找待遇,他们有的懂政策、有经验,就认准他们的理,说话反反复复,没有一定的工作方法还真处理不了。刚到大厅工作的郑直,接到诉求后,总想又好又快把老人的诉求解决好,未考虑工作量大小和最优完成工作途径,就立即着手处理,结果中途遇到很多问题,把好事办砸了,好心办成了坏事。受到教训后,郑直同志开始认真思考,处理好这项工作需要哪些部门的协助,需要领导提供哪些支持,能否在时限内完成,自己手头的活如何排序。有了统筹规划后,执行起来就顺利得多,郑直同志开始把自己的优质服务送出去了,也不时收到退休老人的表扬和感谢。面对同时好几个复杂的业务一起需要解决时,郑直同志虽倍感压力,有了经验的她,这时会把所有事情分条写到纸上可视化,逐条逐人解决。但是无论自己业务多忙,郑直始终视办事群众为亲人,把优质服务放在第一位,耐心解释,细致服务,事后认真总结,形成成熟的工作思路,再应用到工作上,逐步优化工作,自己的优质服务得到办事群众和企业的一致认可,也得到了大厅的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。
坚持让信息多交流,让群众少跑腿。工作中,郑直发现退休方面的问题五花八门,电话沟通是个办法,但电话只有一条线,而且不可视,有时要件辩认不了,工作中她发现微信功能更强大,既有可视性,还能实现多条信息联动,于是她采取微信工作法。解决复杂问题,首先加微信,让信息多交流,让群众少跑腿。也就是说,遇到复杂的问题,先通过微信把政策规定唠明白了,把程序理顺了,把要件找全,办再复杂的问题,最多跑一次就够了。至今她因工作,新加微信好友1640人,进入审批大厅工作3年,按每年220个工作日计算,郑直平均每天为2.48个退休人员解决疑难复杂的问题。
保持优质服务本色。退休老人都有一个特点,帮助办完事后,总愿意拿点开心果、板蓝根、面膜、饮料、瓜子、糖果等,来大厅当面感谢郑直同志,还有的老人请吃饭、送皮鞋。郑直同志真切感到老人们的真诚谢意,但在纪律面前,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她把局党组要求每名人社干部都要做到“十要十不要”熟记于心,每遇老人感谢她的时候,她都默默念一遍,感谢的事她都全部谢绝了。
坚持工作留痕,常怀感恩之心。退休工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,为方便以后查证,郑直同志主动把退休组所有的文件和卷宗都重新做了整理归类,做到工作留痕。她把过去用到的、未来可能用到的政策收纳到一个政策库里,并且不断完善,保持政策的可查性和连续性。郑直同志还有一个工作日记,把每一名领导、同事的帮助,都记在日记里,常怀感恩之心。在谈到几年来的工作体会时,郑直同志坦诚地说,从事人社工作这五年里,她从刚来时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初步入门,她虽获得了一些领导的鼓励和单位的嘉奖,可是她的内心是忐忑的,也是惭愧的。荣誉只是一时,可危机和挑战却是永远。她知道只有时时警醒自己,坚持不放弃努力,不放弃学习,才能避免吃老本,她现在每天都在不断总结、复盘、提高,重新再塑一个自强、自信的自己。
吉公网安备 22030202000177号
电话:0434-3267722